
大纲
落语是日本传统的喜剧叙事艺术形式。落语由一位演员坐在舞台上,讲述或感人或幽默的有趣故事。大约在1680年,三位才华横溢的演员在当时的大城市京都、大阪和江户(今东京)声名鹊起,被称为落语之父。这三位大师靠向付费观众讲故事谋生。
同时, 寄濑 以落语为首的专门进行综艺表演的剧场也开始出现。落语这种艺术形式在日本已经流行了300多年,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
落语的结构
落语是由坐在舞台中央的独唱演员表演的,他讲述 花梨 落语(Rakugo)。落语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语言表演形式,故事通常仅由人物之间的对话组成。因此,表演者需要亲自扮演众多不同的角色,用娴熟的肢体语言表达各种情感和情境。 花梨 总是以一个妙语或妙语结尾。
马库拉
表演者不会直接进入正题。相反,他们通常会先进行一些闲聊,或者分享一些与正题相关的趣闻轶事。这被称为 马库拉 (字面意思是“枕头”)。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一个热身,通过日常话题的“枕头”,表演者可以感受到观众当天的心情和兴趣。
花梨
这 花梨 故事情节丰富多样。有些故事的人物个性鲜明,有些则描绘了夫妻之间或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情,甚至能感动观众落泪。故事以季节性事件为主题,例如新年或 花见 赏樱。 花梨 演出内容丰富多样,有的只有十分钟左右,有的则长达一个多小时。目前正在上演的故事超过300个。
Ochi(也称为Sa-ge)
落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 奥奇——用来结束故事的妙语。有各种各样的 奥奇— 其中一些包括诙谐的双关语,另一些则汇集了故事早期提供的提示。
上方落语和江户落语
落语在京都、大阪和江户几乎同时发展,每个城市都出现了落语大师。落语在每个城市的发展略有不同,如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传统:上方落语和江户落语。上方(日本关西地区的旧称)和江户/东京上演的故事有所不同,但江户/东京的许多故事最初都是从大阪传入的。
上方落语:京都、大阪、神户的落语
上方落语最初是由人们在神社院内讲故事赚钱而来。为了吸引路人的注意,表演者会使用一些小道具,例如 小碧 (木板)发出声音。人物形象刻画得非常亲切,用的是大阪、京都等地的方言,而非标准日语。二战后,上方落语逐渐衰落,但如今仅上方就有超过250位落语艺人。
江户落语:江户的落语(东京)
江户的落语起源于富裕的财主邀请表演者到他们的宅邸或其他场所讲述故事。落语因此发展成为一种“客厅艺术”,表演者无需使用制造噪音的工具,而是以更含蓄的方式,面向低调的观众进行朗诵。如今,东京有近800名落语表演者活跃于此。
落语中使用的道具
上方和江户常用的道具
– 1. 服装:落语表演者所穿 和服.
– 2. 坐布顿:表演者跪在舞台中央的方形垫子上。
– 3. 仙须:折扇是落语中必不可少的道具。表演者用它代表各种物品,例如折叠起来时代表桨或烟斗,完全打开时代表大酒杯。
– 4. 手巾:手巾可以用来代表钱包、信件、书籍、烟袋等等。每位落语表演者都有自己专属设计的手巾。
– 5. 目里:演出时,会竖立一块写有各表演者姓名的大型竖式纸牌(仅限上方式)
上方专用道具
日座觉士 (膝关节筛查)(6) 剑大 (7), 小碧 (8)(桌子、拍板)
肯代 是摆在舞台上的一张小桌子。它被 小碧 (木拍子),发出尖锐的敲击声,表示场景的变化或时间的流逝。 日座觉士 (膝屏)是放置在 剑大。上方表演者需要大量走动,因此可以使用这个来隐藏表演者的腿,以免他们的和服凌乱不堪。
日座觉士, 剑大 和 小碧 被摆放在舞台上,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上方落语故事都需要它们。
寄林
寄林 是音乐的统称,包括 出林, 当表演者进入舞台时播放,并且 滨物,在演出中营造氛围。乐器包括 三味线、笛子、鼓、锣等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