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茶道精神為基礎的待客之道
這座莊嚴的建築向上延伸,散發著傳統與尊貴的氣息。入口處通常灑滿水花,一塊牌子上寫著“我們隨時準備迎接賓客,期待您的光臨”,體現了茶道獨特的款待。
回顧這家旅館的歷史,它最初是一家刀劍鍛造工坊,相當奇特。前任主人經常邀請因茶、陶藝、能劇歌曲等眾多興趣愛好而結識的朋友來參加茶會。這裡成為了遠道而來的朋友們的落腳之所。接下來,我們將介紹一些體現「茶館」之稱的炭屋旅館精髓的茶室和客房。
客人可以享受日式氛圍的數寄屋風格(茶屋風格)客房
飯店由主樓和為配合1964年東京奧運而建的新大樓組成,共有20間客房。客房採用數寄屋式(茶室風格)建造。茶室的名稱有「泉月」(水中的月亮)和「殘月」(早晨的月亮),也有來自能劇詠嘆調的「井筒」(井)和「松風」(松風)等。
本館的泉月是本館最古老的客房之一,有時甚至被稱為炭屋旅館最具代表性的客房。如今,它不再用於住宿,而是作為活動場地或茶道會客室,接待著無數賓客。它重現了銀閣寺東求堂的泉月亭。從壁龕(tokonoma)的落差到其前的木吧台(tokogamachi),其裝飾圖案描繪了水面上升起的月亮。這種創新的設計令人浮想聯翩。
這種沒有浴室和衛生間的房間佈局,在旅館創立之初很常見。這讓人想起「只要有房間睡覺就夠了」的舊時代。
同樣,另一間最古老的客房 Zangetsu 也是仿照表千家茶道的 Zangetsu-tei 茶室建造的。
這間客房設有兩間相連的房間、一間衛生間以及一間以日本金葉松木為材質的私人衛浴。房間面積約12張榻榻米(約19平方公尺),「斷月床」的面積卻只有兩張榻榻米(約3平方公尺)。
井筒客房的茶室牆紙上,印有與客房同名的能樂歌詞。這首流傳千古的動人樂曲,與獨特的茶室風格設計相得益彰,別具一格,妙趣橫生。
從客房窗戶望出去的庭園景色,說是一樓客房獨有的特色也毫不為過。庭院一角的一口井,更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氣息。
飯店也提供附榻榻米的日式客房。 「永德」是圍繞著庭院的日式客房。臥室佈置寬敞,配有榻榻米床,並設有連通走廊。這間客房非常適合團體旅行,甚至是兩代同堂的旅行。
由於採用了傾斜的連接走廊和方便客人使用的床位高度等周到的考慮,行動不便或使用輪椅的客人也可以在這裡感到舒適自在。
浴室內設有寬敞舒適的日本金葉松木浴缸。隨著溫熱、柔和的水流流入浴缸,清新濃鬱的香氣瀰漫整個房間。
充滿Sumiya獨特精緻感的室內裝潢與設施
客房的裝潢並不華麗,但細節之處卻充滿品味,值得細細品味。由於飯店的名字源自於其昔日的鐵匠鋪,客房的門把手、裝飾釘套和抽屜把手都融入了竹葉、葫蘆、線軸等各種圖案。
祇園祭期間,人們會拆除拉門,掛上竹簾,並在榻榻米上鋪上柳條。彼岸(春分/秋分)期間,人們會收起竹簾和柳條,掛上拉門和紙屏風。就像衣櫃會隨著季節變化一樣,裝飾旅館和客房的鮮花、掛軸和絲綢屏風也會隨之變化。
旅館周圍可以感受到微妙的季節變化,這是這家傳統旅館為客人提供的細緻服務的另一個獨特之處。
在世代傳承的茶室體驗茶道世界
這家旅館的魅力之一,就是即使是平時沒有機會接觸茶道的客人,也能輕鬆體驗茶道的世界。每月7日和17日晚上,旅館都會舉辦所有客人的茶道會。
在五間茶室中,玉兔庵尤為著名,被稱為「四丈台目」(四又四分之三張榻榻米大小的茶室,約7平方公尺)。這間茶室以幾代前主人兔年出生的性格命名(“玉兔庵”中的“兔”取自日語“兔”字)。宏偉的天花板由日本赤松和桐木板交替排列,形成棋盤格圖案。
壁龕裝飾有詩人吉井勇 (Isamu Yoshii) 的掛軸,而壁龕(較小的次要壁龕)則展示了兔子圖案。
寧靜的中央庭院內擺放著原本為建造大阪城而贈送但從未使用過的物品,例如用深色石頭(稱為殘年石)製成的石質洗臉盆,以及以前用於水井的瓷磚,增添了歷史感。
看看房間的佈置和庭院,喝一口精心沖泡的末茶,你的心一定會隨著自然而變得更加平靜。
炭屋旅館坐落於熱鬧的三條街,卻又散發著靜謐的氣息,彷彿時間靜止。何不來到京都的中心,忘卻日常的煩惱?在這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悠閒地體驗侘寂,感受不完美之美。感受傳統日式旅館獨有的款待。
方向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白壁町 431 郵編 604-8075
電話+81-75-221-2188
網站https://www.sumiyaryokan.com/f_english.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