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紹了京都的眾多傳統,以及它們如何體現在季節性活動、聯排別墅和傳統甜點中。本文由當地導遊若村涼撰寫!
基礎知識
1 | 習俗是與日常生活和事件相關的實踐和傳統,在一個社區中代代相傳。 |
2 | 在京都,物質和物質的風俗習慣都得到了世代傳承。 |
3 | 其中包括京都聯排別墅、迎接祖先靈魂回家的盂蘭盆節以及日本糖果的傳統。 |
介紹京都的眾多風俗
廚房防火護身符
在家庭和餐廳的廚房裡,經常可以看到刻有“愛宕師傅日之妖神」(阿多古祀符火堆要慎),可以直接翻譯為「愛宕神社的護身符-小心處理火災」。人們相信懸掛它可以防火。
從7月31日晚上到8月1日凌晨,許多人都會前往愛宕神社參加 麻理千日 (「千日朝聖」)。據說在此期間參拜一次可以獲得一千天參拜的好處,因此神社在此時會吸引大量遊客。
還有一種習俗叫 三齋模式 (「三歲參拜」):如果孩子在三歲之前參拜愛宕神社,人們相信他們將終生免受與火災有關的厄運。
在名越淨化日吃水無月
每年六月底,神社都會舉行儀式,稱為 定期舉辦夏季淨化儀式這項神道教儀式旨在淨化人們過去六個月累積的污穢,並祈求來年身體健康。在這一天,人們有吃一種名為“ 水無月.
minazuki 的白色部分是 外郎這是一種用米或米粉、小麥粉和糖製成的蒸製甜點。它的三角形形狀象徵著一塊冰,人們相信撒在上面的紅豆可以避邪。
大約一千年前,當京都還是日本首都時,朝廷會舉辦冰雪節(古里之石)。在這個活動中,人們會吃冰來祈求在炎熱的夏天裡健康平安。冰塊來自首都周圍山區的天然冰窖。由於冰塊極為珍貴,一般民眾難以取得,所以人們會吃一種類似冰塊的甜點——水無月。
防範“惡魔之門”
在房屋或建築用地的東北角,有時會看到整齊排列成正方形的小白石。這種習俗是為了保護人們免受“和服」(惡魔之門)-東北方向,被認為是惡靈的入口。另一種常見的做法是種植 南天 東北地區的一種天竹樹。在日文中,「nanten」的發音與「nan-ten」(字面意思是「消除厄運」)相同,因此人們認為這種植物具有避邪的力量。
基於這種信仰以及風水原理,早在一千年前,京都的神社和寺廟就建在東北方向。
從野豬之日起開始發情
在舊農曆中,月份和日子以十二生肖動物來代表。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萬物皆由五行組成:木、火、土、金、水。由於豬屬水,人們認為豬可以克火。因此,在豬月初一(通常在十一月左右)開始取暖被認為是吉兆。這樣做可以避火。
還有一種吃甜食的習俗,叫做 井之子麻糬 在這一天,人們會吃小野豬年糕(字面意思是“小野豬年糕”)。這些年糕的形狀像小野豬,人們吃它們是為了祈求免受厄運侵襲,子孫後代繁榮昌盛。
婚禮期間避開茅取橋
綠通橋是京都堀川上的一座橋。根據當地習俗,新娘在婚禮當天會避免經過這座橋,以防止婚後「回」娘家。
歸橋(Modori-bashi)這個名字源自於一個傳說:一位僧侶得知父親去世後,在這座橋上向神佛祈禱,他的父親奇蹟般地短暫復活。 “莫多魯”在日語中意為“返回”,這座橋就與返回的行為聯繫在一起。
屋頂守護神勝鬼
您可能會看到 翔紀京都聯排別墅的屋頂上供奉著神明,據說神明可以驅邪避災。保護屋頂的瓦片被稱為 鬼瓦 出於同樣的原因,它們被放置在寺廟的屋頂上。人們認為,被它們驅趕的惡靈反而會危害普通的房屋,因此許多房屋都供奉著勝鬼像,以求庇護。
在京都,一家人通常會在鄰居擺放完勝鬼像後,也擺放一尊。擺放時,人們會格外注意,避免神像彼此面對面,以免神像之間出現「對視」的現象。據說,用瓦片製作勝鬼像的傳統起源於京都。
喝著杯中映著「傣」字的酒
這 大栗五山 五山送火是盂蘭盆節期間的儀式,將祖先的靈魂送回冥界,讓他們回家幾天。 8月16日晚,京都的五座山上都會燃起火堆,其中包括大文字山。這座山上的火堆形狀像“戴」(大),意思是「偉大的」。
當地有這樣一種習俗:舉起酒杯,讓「傣」字映照在酒中,然後一飲而盡。人們相信,這樣做能祝福人們一年平安健康,遠離疾病。
另一種做法是,火燒完後,把剩下的木炭用紙包起來,掛在家裡門口。據說,這可以起到避災避盜的護身符作用。
8月1日的傳統
8 月 1 日在日本被稱為 八作 日。農曆八朔節是稻米成熟的時節,也稱為 田海之節 (「稻米豐收節」)。
由於日文單字“塔諾米」與「請求」同義,京都商人傳統上會在這一天拜訪客戶,向他們致意並維持良好的關係。
在京都的傳統娛樂區, 藝伎 (藝伎的地名)和 舞妓 (藝伎學徒)穿著正式的黑人和服參觀 茶屋 (藝妓和舞妓招待客人的傳統茶館)也向客人致以問候。

撰文人:
Rakutabi 的若村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