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映通是一條當地的商店街,位於京福電鐵的帷子之辻站和太秦廣隆站之間。 「大映」的由來是因為這裡曾經有一間大映電影公司,曾在此設立製片廠。大映通所在的太秦地區,自大正時代(1912-1926)以來聚集了各種電影公司的製片廠,因此被稱為「日本好萊塢」。
大映通起初只是一條普通的街道,但隨著銀行、書店和雜貨店等開始在這條街上開設,到二戰結束時形成了一個商店街。邁入2000年後這裡積極發展電影產業製作電影並同時推動地方發展,現在也稱為「Kinema Street」(Kinema是電影的日文簡稱)。本次將由狸貓堂書店的御館治先生介紹大映通的魅力之處。
御館先生的故事
漫步在大映通時可以看到膠卷圖案的人行道和電影攝影機外型的戶外燈等與電影相關的主題設計。雖然現在只剩下松竹和東映兩家電影公司,但在 1960 年代電影的全盛時期,這個地區曾經有 3 家電影公司。另一家公司就是這條街命名由來的大映。1950年,由黑澤明執導的大映電影《羅生門》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御館先生表示:「大映贏得大獎後因此聲名遠播。這條街名可能是因為在大映電影附近的街道而命名為大映通。」
御館先生出生於太秦,至今已在這裡生活了 67 年。他從小就到自家經營的狸堂書店幫忙,大學畢業後接手經營,見證了大映通的風風雨雨。1960年代是電影業的鼎盛時期,當時御館先生年紀還很小。他回憶起從這裡步行約 5 分鐘的大映電影製片廠在太秦小學附近。天色漸暗後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他看到大映電影公司的霓虹燈招牌不斷閃爍著,招牌上寫著「最好的電影:大映」。此外,距離製片廠約50公尺的「獎盃廣場」,現在仍展示著羅生門在電影節上獲得的金獅獎獎杯的複製品。可以感受到當地人仍以大映電影為榮。
對於在這裡土身土長的御館先生來說,製片廠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顧店時遇到從製片廠來的電影相關人士是司空見慣的事。御館先生喜歡的女星夏目雅子、電影導演工藤榮一等眾多電影相關人士也曾來訪過狸堂書店。
雖然這條街因電影產業而興盛,但在 1960 年代中期之後,因電視的普及,電影開始沒落。大映電影製片廠的規模逐漸縮小,直到1971 年公司最終宣布歇業。大映通也同時失去了活力。然而,在 1990 年代後期再次迎來轉機,當時的商店街振興協會會長開始提倡以電影為核心推廣這條街。由於當時的努力,現在大映通以「Kinema Street」聞名,不僅吸引了京都當地遊客,也有許多遊客從遠方慕名而來。 御館先生為我們介紹了大映通和製片廠相關的景點。
大映通因電影產業而繁盛
御館先生說:「首先,我們去參觀一下三吉稻荷神社。」這座位於狸堂書店附近小巷中的小神社吸引許多電影產業相關人士前來參拜。這座神社的繪馬設計來自電影拍攝時使用的場記版,掛著的繪馬似乎有一些是名人和電影產業相關人士所寫的。此外,在神社內還有被稱為「電影之父」的牧野省三的紀念碑,碑上的捐贈者名單上有一部份是日本最受歡迎的電影明星。
然後,我們從神社往南來到太秦中學。御館先生指著一個看起來是一般住宅區的地方說:「那棟公寓和另一棟公寓,以及太秦中學的校地,曾經都是大映電影公司京都製片廠的所在地。」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有製片廠,但在中學正門旁立有一座紀念碑,標示這裡是電影製片廠的舊址。學校旁邊是「獎盃廣場」。
這座紀念碑是當地的熱心人士和前電影製片廠的人懷抱著傳承這段故事的使命感共同設立的。他們說:「如果只是口頭介紹這裡就是電影製片廠的舊址,可能沒有辦法讓人想像。因此需要有一些更具體的東西呈現才能傳承下去。」多虧有這樣的想法,遊客們現在也能感受到電影製片廠的歷史。
大魔神雕像和Kinema Kitchen餐廳
我們回到大映通,朝帷子之辻站的方向前進。途中有一座復古風格的建築,招牌上寫著「Uzu Kinema-kan」,是一家名為「Kinema Kitchen」的餐廳。這裡提供各種當地人常吃的家常菜,遊客還可以看到『七武士』等的電影腳本及曾經實際用於拍攝的攝影器材等。這家餐廳也讓這條街道更有「電影的氛圍」,許多影迷經常前來光顧。
沿著街道往車站走去,超市前有一尊巨大的雕像。這是 1966 年公開上映,由大映電影公司製作的電影《大魔神》中登場的大魔神,於 2013 年設置於此。對當地人而言,「大魔神面前見!」已成為約定見面地點的暗號,對初次來訪的遊客而言也是來這裡必看的地方。
大映通的現在和未來
大映通至今已出現在多部電影中,在影迷中無人不曉。此外,這條街近期也舉辦了許多非影迷也能開心體驗的活動。例如,京福電氣鐵道株式會社與周邊商店街聯合舉辦的妖怪遊行,已成為一年一度的夏季熱門活動。今後為了宣傳電影街,正在籌畫以時代劇為主題的門簾來裝飾沿街的所有商店,並與旅行社合作共同規劃電影製片廠和大映通周圍景點的遊覽行程,讓老影迷及年輕一代都能開心體驗。
御館先生眼中的大映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