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祭
時代祭
什麼是時代祭?
時代祭是由平安神宮舉辦的祭典活動,與五月的葵祭、七月的祇園祭並稱京都三大祭。1895年京都為了慶祝平安遷都「平安京」1100年,創建平安神宮並供奉從長岡京(現京都市西南方)遷都京都的桓武天皇。為管理與保存平安神宮文化,由各地區居民創立的「平安講社」於10月22日至24日舉辦紀念祭。時代祭起源於在祭典中展示日本歷史上各時代傳統服飾的遊行,最初是在一連串祭典儀式結束後的隔日10月25日進行遊行,1896年後改在遷都平安京之日 10月22日舉辦。
時代祭在巡行前有各種祭典儀式: 10 月 15 日 宣狀祭:主要參與的巡行者在平安神宮祈願;10 月 21 日前日祭:祈禱時代祭順利舉行的獻花儀式;10 月 22 日神幸祭:將神迎請至神轎上參加遊行; 10 月 22 日 行在所祭:從京都御所出發的遊行開始前,向神獻上神聖的食物和鮮花; 10 月 22 日 還幸祭:遊行隊伍抵達平安神宮後進行祈願,畫下祭典的句點。
關於時代祭的遊行隊伍
時代祭的遊行隊伍採取倒敘的方式進行,重現19世紀初明治維新至8世紀平安時代的重要歷史事件。 1895年的第一次遊行只有6組小隊;1921 年增為8 組,1932 年增加至10 組;1950 年再加入一支婦人行列,總人數多達2,000 人。
遷都至京都的桓武天皇和平安京末代天皇孝明天皇的神靈乘坐在名為“御鳳輦”的轎子,沿著街道見證京都邁向和平、繁榮發展的歷程 。每個時代的遊行隊伍伴隨著兩尊神靈巡行。時代祭的隊伍從明治維新時代開始,共由8個年代來扮裝遊行:江戶時代(1600 – 1868)、安土桃山時代(1568 – 1600)、室町時代(1338 – 1573)、吉野時代(1333 – 1392)、鎌倉時代(1192-1333)、藤原時代(794-1185)、延曆時代(782 – 806),由20組隊伍組成,總人數多達2,000人及約70匹馬和牛,遊行隊伍綿延近2公里之長。總計12,000件服飾和祭具都是經過嚴密的年代考證,京都工匠憑藉千年古都的傳統工藝技術復原的最佳之作,每根線都完美再次重現,為祭典增添色彩。這個節日是作為1000多年的首都,經歷過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的京都獨有的祭典。
遊行路線
京都御所(12:00)→堺町御門(12:15)→烏丸丸太町(12:30)→烏丸御池(12:50)→河原町御池(13:20)→河原町三條(13:30)→三條大橋(13:40)→三條神宮道(14:10)→平安神宮(14:30)
時代祭遊行的細節
明治維新(1868年左右)
德川幕府的和平統治持續了約 300 年,但與此同時,天皇崇拜的思想在民間興起,掀起了激烈的王政復古運動。許多來自京都府山國村的年輕農民自願加入這項運動。 他們組成數個軍隊,加入天皇方討伐幕府的軍隊。
德川幕府的和平統治持續了約 300 年,但與此同時,天皇崇拜的思想在民間興起,掀起了激烈的王政復古運動。許多來自京都府山國村的年輕農民自願加入這項運動。 他們組成數個軍隊,加入天皇方討伐幕府的軍隊。
江戶時代(1600-1868)
德川幕府派遣使節在元旦、加冕等重要的皇室活動時,從江戶(東京舊稱)到京都拜見天皇。
攜帶長矛和衣箱的侍者們接續運送行進。
安土桃山時代(1568-1600)
許多藩主懷著統一全國的強大野心相互爭鬥,最終豐臣秀吉實現統一天下大業。
此列隊代表了秀吉時期最輝煌的時期。豐臣為慶祝兒子秀賴成年,與秀賴一同前行並率領眾多部下拜見天皇。
室町時代(1338-1573)
此列隊重現此時期武士階級輕武裝的樣貌。
此外,列隊中也包含了足利幕府的宮廷貴族、醫生、從事高貴職業的人等,是在其他列隊中沒有出現的獨特風格。
吉野時代(1333-1392)
被流放的後醍醐天皇返回京都時,一心為天皇貢獻贏得勝利的楠木將軍前往兵庫(神戶附近)迎接天皇。
此列隊展示了楠木將軍前往京都的凱旋之路。
鎌倉時代(1192-1333)
流鏑馬是從平安時代開始舉辦的騎馬射箭活動。 退位的後鳥羽天皇為了從鎌倉幕府奪回主權,以比賽練習為由從周邊地區召集武士。
此列隊的人穿著狩獵服裝,腳上裹著鹿皮。
藤原時代(897-1185)
此列隊重現平安時代中期以後,藤原家壟斷了朝廷的所有高級職務獨掌政權,過著富貴奢華生活的樣貌
延曆時代(782-806)
第三個騎馬的人是坂上田村麻呂將軍,他鎮壓了奧州(本州北部)的叛軍。本州島北部)。此列隊重現了他當時凱旋歸來的場景。
攝影:三宅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