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祭是什么?
时代祭是京都三大祭典之一,与五月的葵祭和七月的祇园祭并列。时代祭的游行队伍以倒叙的方式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时代和重大事件,时间跨度从19世纪初的明治维新到8世纪的平安时代。
迁都京都的桓武天皇和京都最后一位统治天皇孝明天皇的灵位,都会被乘坐名为“御宝莲”的神车,以祈求京都保持安全、繁荣昌盛。各时代的历史性游行队伍会陪伴着他们从京都御苑返回平安神宫。
游行队伍跨越了从明治维新(1868年)到延历(782年 - 806年)的8个历史时期,共有约20个队伍、约2000名参与者和70匹马和牛加入,组成了长达2公里的游行队伍。
此次祭典将使用12,000件服饰和礼仪用品,展现京都的绚丽色彩和精湛工艺。工匠们经过细致的研究,运用真实的古代材料和技艺,将这些作品重现,确保每一处细节都与历史相符。京都作为日本的首都,拥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见证了日本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而此次祭典正是京都独有的。
历史
1895年, 平安神宫 时代祭是为了庆祝“平安京”(京都旧称)开国1100周年而建造的。桓武天皇于794年将首都从长冈京(现京都西南郊)迁至平安京,他被供奉在平安神宫,也是时代祭祀的主要神灵之一。
10月22日至24日,在京都市民成立的“平安工社”的支持下,京都神社举行了纪念性祭祀活动。“平安工社”旨在管理和维护神社。时代祭起源于这些纪念活动期间举行的游行,展示了日本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服饰。游行最初于神社祭祀的第二天,即10月25日举行,从1896年(京都迁都京都的纪念日)起,游行日期改为22日。平安神宫至今仍在举办时代祭。
游行路线
京都御所(12:00)→堺町五门(12:15)→乌丸丸太町(12:30)→乌丸御池(12:50)→河原町御池(13:20)→河原町三条(13:30)→三条大桥(13:40)→三条神口(14:10)→平安神宫(14:30)
※括号内时间为游行队伍前段预计到达时间。游行队伍经过一个地点大约需要2小时。
游行
明治维新时期(1868年左右)
日本人民在德川幕府统治下享受了近260年的和平。然而,在此期间,尊崇天皇的理念在民间日益深入人心,掀起了一场旨在恢复天皇国家元首权力的运动。京都府山国村的许多年轻农民自愿加入,组建了一支军队,与天皇军队并肩作战,共同对抗幕府军队。
江户时代(1603年 - 1868年)
江户时代的游行始于德川幕府将军的使臣,他们定期从江户(东京的旧称)前往京都谒见天皇,参加新年庆典和加冕等重要的天皇仪式。行进途中,步兵手持长矛和旅行箱,在人群中互相抛掷。游行的第二部分则展现了当时众多社会地位、年龄和风格各异的著名女性。
安土桃山时代(1568 – 1603)
经历了漫长而动荡的内战时期,众多诸侯争夺天下,最终丰臣秀吉继承织田信长之位,赢得了胜利,统一了日本。这幅游行队伍是当时最奢华的场景之一,描绘了秀吉陪同儿子秀赖参加成年礼的场景。他们在众多家臣的陪同下前往京都。紧随其后的是织田信长的队伍,这位将军几乎率先征服并统一了日本。
室町时代(1338年 - 1573年)
室町游行的第一部分展现了足利幕府的风貌,包括骑马的治安官,以及宫廷贵族、医生和其他高官贵人们独特的服饰。游行的第二部分则展现了室町的风俗,重现了当时流行的舞蹈“风流舞”。
吉野时代(1333年 – 1392年)
1333 年,著名军事指挥官楠木正成的队伍凯旋欢迎流亡的后醍醐天皇返回首都。游行队伍的这一部分展示了那个时代各种各样、制作精美的盔甲。
中世纪妇女游行(1185-1603)
游行的这一部分由当时的各个团体和著名女性组成,由京都的小贩带领 大原(含八濑比睿山地区) 和 桂 地区。大原的妇女们头顶着柴火和木炭,准备在城里出售。她们身后走着桂村的妇女,她们身着短和服,头发扎着白布,出售各种商品,例如香鱼和糖果。
镰仓时代(1192 – 1333)
后鸟羽天皇试图从镰仓军政府手中夺回政权时,曾以“流镝马”*比赛为名,召集邻国武士。参赛者身着狩猎服,脚上裹着鹿皮。
*流镝马是日本自平安时代以来流传的一种骑马射箭运动。
藤原时代(897 – 1185)
藤原时代始于平安时代(794 - 1185)中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贵族文化和日本古典艺术的巅峰,尤其是在文学和诗歌方面。在此期间,藤原家族几乎垄断了所有政府高位,过着富足而有影响力的生活。在此期间,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摆脱了中国的影响,呈现出更鲜明的日本风格。
延历时代(782 – 806)
上图描绘的是当时的武士队伍,由一位模仿当时将军坂上田村麻吕的将军带领。跟随武将的是平安京定都时在朝廷任职的文官队伍。这个时代的服饰仍然保留着独特的中国唐代风格。
摄影:TORU MIYAKE